吴必虎:旅游规划如何响应515国家旅游发展战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1-26
  • 点击次数:570
  2015年1月15日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向全球发布了他履任以来最全面系统的施政大纲 。 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和担任过旅游城市桂林市长及书记的知行合一型官员  ,他在工作报告中除了对旅游学术界和行业管理人员中路径依赖式的传统认识提出许多突破性的新解释和新观点  ,基于这些新的认识  ,还提出了以515战略为纲要的总体部署 。 2015  ,中国旅游业新的拐点年  ,新的齐飞时间;李金早  ,将给中国和世界旅游发展带来一个金色早晨 。
  515战略  ,即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5大目标  ,推出旅游10大行动  ,开展52项举措  ,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 面对这一全新的国家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规划界如何响应?
  李金早在其工作报告中多处对旅游规划的任务、意义和具体工作加以强调 。 在2万4千字的报告中  ,李金早27次提及规划问题  ,涉及红色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自驾游规划、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国际旅游合作战略规划、跨行政区重点旅游区域规划、市县两级旅游功能规划、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统筹、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等话题 。
  李金早将旅游规划视为一项远近时与宏微观结合的体系  ,长远的事及早谋划  ,中期的事系和记娱乐app排  ,近期及当年的事滚动布局 。 从长远角度看  ,编制《建国100年旅游发展战略》(2015-2050)  ,涉及今后35年的长远眼光  ,利用传统旅游咨询业之外的一流智库  ,谋划未来35年中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  ,这在中国旅游规划史上尚属首次 。 在十三五规划的中期(五年、十年)研究方面  ,也要充分利用业内外、海内外咨询力量  ,政府购买突破行业壁垒的规划咨询服务产品 。
  在跨省级行政区重点旅游区域规划方面  ,中央政府层面主导的大区域、次区域旅游规划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浙闽赣皖、粤港澳、黄河经济带、珠江经济带、东北经济圈、武陵山(湘鄂渝黔)、大别山(鄂豫皖)、罗霄山(湘赣)、粤闽台港澳等旅游经济带、经济圈的发展规划 。 此举将大大强化中央政府层面在宏观旅游区域合作方面的协调、整合工作  ,对中国实施多目的地国际目的地营销战略  ,将会产生十分关键的作用 。
  金早局长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  ,旅游规划咨询的队伍准备好了冲锋陷阵了吗?我看仍然存在很多亟需克服的困难和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 。 金早局长的部署仅仅反映了政府的意志  ,即使呼应这个雄心十足的政府蓝图  ,旅游规划的队伍已经捉襟见肘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  ,在移动互联网和旅游消费决策民主化的市场背景下  ,旅游规划师的应对手段更是应急不暇 。
  简要概括讲  ,面对515战略  ,旅游规划存在三大不足:一是自身队伍研究能力不足、忽悠甲方的草台班子四处出没;二是从建筑、景观、城规转行的队伍水土不服、鱼龙混杂;三是资本力量的短视和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的压力过大 。 能不能过好三大关  ,就看这个队伍自己的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