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时代  ,这些策略能让你的景区实现逆袭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0-14
  • 点击次数:927

自驾游是体验经济时代的产物  ,以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为依托  ,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方式  ,以游线本身及辐射范围内所分布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吸引物  ,以获取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为最终目标 。


截止2014年底  ,我国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达1.05亿辆  ,登记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  ,全国公里总里程446.39万公里  ,奠定了我国自驾游事业大发展的背景 。 在我国休假制度不断完善和各行业积极参与的共同推动下  ,我国自驾游市场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的发展态势  ,2014年全年我国自驾出游人数约22亿人次  ,占年度出游人数的61%  ,较2013年增长了8% 。


一、自驾游大发展对景区的冲击

自驾游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标准化旅游的诸多特性  ,这直接导致在传统旅游思维下构建的以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供给系统无法满足自驾游群体个性、多样的旅游需求 。

1.对景区供给产品系统的冲击

我国自驾游的基本格局可概括为热门景点受冷落  ,温冷线路受追捧  ,主题自驾受青睐 。 自驾游是从常规旅游演变而来的一个更加细分更加成熟的旅游市场  ,这个群体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对丰富的出游经验  ,更加追求旅程、景观、体验的独特性  ,过热的景区对他们而言缺少吸引力  ,温冷线路反而备受追捧 。 尽管从流向来看, 每当长假时期, 仍有部分自驾车游客依然将各地风景名胜区作为首选, 但这一流向的回头客较少 。 从2014年自驾游情况来看  ,我国自驾游呈现出与草原、雪山、温泉等风情相结合的趋势  ,西部的青海、新疆、西藏、内蒙、成都、云南等地成热门旅游区域  ,自驾游客也十分偏好美食、探险、朝拜、摄影等主题自驾活动 。 在自驾游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中  ,景区也开始积极寻求与自驾游市场的对接  ,但其设计推出的自驾旅游产品多是传统旅游产品的简单转型, 甚至无视其与一般游客旅游需求的差异而直接将产品同时推向所有旅游者 。


2. 对景区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的冲击

自驾游同时包含了人与车两个参与主体  ,它的发展必然要求与车相关的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升级与相关服务的配套  ,对面向大众组团游下景区的配套服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行因素系统化不高逐步完善  ,如交行立体图形特殊符号、提醒牌等表示物缺欠;公路表示相关信息和图未立刻版本更新等;自然风景区泊车场及挂挡站生活设施设备严重缺点、机动车维护和护养服务质量贫乏等方面也日益显著;与驾车去文旅者需求量相认知的如二手车酒店、露宿地等宿舍与悠闲生活设施设备建成严重缺点 。


其中  ,露营地的品质高低、功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自驾游客的旅游体验 。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营地约200处  ,2014年规划建设63处  ,而在自驾游较为发达的欧洲  ,北美等地  ,营地数量一般是我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早在2009年美国营地数量达16500处、德国3600处、加拿大3000处 。 新浪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景区自驾游客平均比例约为45%  ,跟团游的比例仅在10%左右  ,巨大的供需失衡要求景区加快配套营地建设的步伐 。


二、自驾游时代全面来临  ,景区如何应对

1.完善沿线与景区基础和配套设施

首先  ,要求加强景区加大交通沿线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科学设计交通线路, 确保景区良好的通达性和相关道路标识系统的设置、完善和醒目 。 在有条件的景区内部, 应针对自驾游旅游者设计专门的、凸显景区不同特色的游道 。

其次  ,加快景区周边补给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主要是做好汽车宿营地、汽车旅馆以及停车场的建设, 配备汽车检测、加油、简单维修等设施, 为自驾车游客顺利完成行程排除障碍 。

最后  ,加快景区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编印出详尽的自驾车旅游地图和消费指南, 且既要有本景区的全面旅游信息, 又要有邻近景区或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气象等全面旅游信息 。 着重标明旅游区( 点) 、可行线路、行车里程、加油站和吃住娱购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地点, 尤其是新增的旅游景点和新建的公路应保证位置准确、数字清晰 。


2. 深入研究群体特征  ,加强景区产品设计

自驾游是基于兴趣点所形成的个人或团体旅游行为  ,具有显著区别于常规旅游群体的需求特征  ,他们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更成熟的出行决策系统、更高品味的体验要求 。 构建以提高自驾车游客体验为目的,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景区自驾产品系统  ,以优质旅游产品为王  ,才是实现景区突围的根本 。

立足自驾游以交通条件为依托的前提  ,旅游线路尽量与现有的国道或高速公路保持一致 。 根据自驾车旅游的特点, 产品设计要考虑到交通因素, 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 。

充分分析自驾游客的需求  ,以增强游客体验为第一设计原则  ,在景区原有观光、文化、度假产品的基础之上  ,针对自驾游客增加夜间娱乐产品及体验活动、自驾体验类旅游产品的开发  ,并注重与本土资源和特色的相结合  ,最终形成特色、优势明显  ,针对性强的自驾产品体系 。

3.多渠道联合营销、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深刻的改变着旅游产品的营销方式和渠道  ,这一趋势对自驾游群体的影响更为显著 。 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自驾游报告》显示  ,自驾游获知旅游信息的渠道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通过互联网主动寻找、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获知信息、通过自驾游群体的口口相传 。 立足该群体特征、转变营销方式、拓宽营销渠道  ,才能助力景区抢占自驾游市场 。

线上营销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首先  ,可充分利用自身网站及其他网络媒体资源  ,通过景区广告投放、景区宣传片展示、景区自驾信息查询等多方位宣传手段  ,充分展示景区特色与魅力  ,为自驾游客创造便捷高效的自驾游信息查询系统;其次  ,拓展景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范围  ,通过与汽车俱乐部、旅行社、汽车租赁企业、在线旅行商等的合作  ,举办主题自驾活动  ,实现线上宣传与线下旅游的紧密结合  ,通过信息在小团体之间的快速传播提升景区在自驾游市场中的知名度 。

度假游玩点整合经营:强化度假游玩点与度假游玩点两者的联手  ,履行跨度假游玩点整合新钱路经营战略决策  ,以题材雄厚、杭州特色明显的自架游游度假游玩新钱路的构建  ,从跳转面全面的开发利用自架游参观者运动板块的范围的度假游玩影视资源  ,使用板块布局品牌度的的提升牵动各大度假游玩点单个自架游参观者的造访率涨幅 。


4.合理布局  ,促进景区与营地联动发展

营地是为自驾旅游者提供相关设施和服务的特定旅游功能区  ,是景区重要的功能和活动延伸构成部分 。 一般来说自驾车旅游营地要满足和记娱乐app、交通、区位及用地面积四个方面的要求 。 根据不同景区的建设现状来看  ,景区依托型汽车营地大致有两种形式:1.在景区内部划出部分特定区域设立汽车营地  ,提供营地服务产品;2.由于景区项目用地受限或相关法律法规限制  ,在景区外围设立汽车营地项目 。 景区资源优势明显  ,营地功能多样  ,通过汽车营地的合理布局可实现景区与营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 营地可依托于既有景区的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支撑  ,利用景区现有接待设施提供高品质服务支持;营地可为景区宿营游客提供多样住宿类型选择  ,依托景区的既有市场开拓客源市场  ,更好地提升景区整体经济效益 。 例如  ,北京怀北国际汽车营地就是在原来的怀北国际雪场基础上改造提升建成的汽车营地  ,营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  ,可容纳2 000顶帐篷、400辆汽车停驻  ,拥有房车露营车位及相关附属设施80套 。 该营地以景区为依托  ,利用景区客源市场的同时也丰富了休闲娱乐的项目  ,提升了景区吸引力 。

和记娱乐app风景旅游研究院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