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自驾车服务体系建设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0-14
  • 点击次数:977

一、自驾旅游时代到来  ,产业链不断拓展

据著名数据汇总  ,截止日2015年底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已达1.24亿辆  ,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  ,自驾车旅游已经占到年度出游人数的60%以上 。 自驾车旅游体系涉及诸多方面  ,包括:公共政策和交通管理、自驾游目的地建设、自驾游产品开发  ,异地租车和拼车代驾、预定与保障服务、房车产业链、汽车酒店、骑行服务、导航及旅游信息服务、自驾俱乐部、自驾车软件等各个环节  ,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


二、全域旅游模式  ,自驾服务理应先行

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推动  ,各地积极实施的一大重点工作  ,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通过对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和记娱乐app、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 但是从各地全域旅游实践来看  ,对自驾车服务整合不够  ,还存在诸多问题:


1.自驾车服务设施不足  ,建设无序:一方面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不足  ,自驾车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建设相应设施  ,但一哄而上  ,运营和盈利困难的痼疾难免 。


2.市场规模庞大  ,有序供给不足:各旅游地尚缺乏针对自驾车游客的产品和特色服务  ,在景区建设中对自驾车所需设施考虑不够 。


3.规范管理不足  ,部门协同困难:面对着自驾车出游量、服务体系与衍生产品的快速增长  ,政府反应不足 。 自驾游保险、救援保障、安全教育等机制不足 。 自驾游准入门槛低  ,品质规范不足  ,导致各类自驾俱乐部和相关服务商良莠不齐  ,纠纷不断 。 自驾车入境的管理依然延续着特种旅游审批的流程  ,需要经过多个部门报批  ,程序相当复杂  ,严重制约入境自驾车旅游的发展 。


自驾游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  ,单靠市场无法完全解决 。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和整合作用  ,加强自驾车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 。


三、旅游  ,自驾车服务创新引领

当驾车去车挂接全域景区出游出游21世纪  ,变革转型真正发生的 。 从全域景区出游出游和车连接wifi网+时代要求来看  ,自驾车旅游服务必须创新提升  ,移动目的地、风景道及全域旅游目的地会对自驾游产业体系提出挑战  ,同时自驾游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商机无限 。


1.自驾风景道建设:在常规或传统旅游活动中  ,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是支撑传统观光旅游的必要产品  ,自驾游需求的增长催生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形态——风景道 。 风景道将交通和传统的旅游景区景点、沿途所经过的区域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全新的领域 。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拥有非常完善的国家风景道体系 。 未来风景道应该作为各旅游地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  ,比如茶马古道、大运河、丝绸之路、秦巴古道  ,这些拥有良好历史遗存的道路需要新的规划、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才能转变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自驾游线路 。 各地政府应大力合作统一制定风景道建设规划  ,并整合交通、旅游、和记娱乐app、农业、城乡及引导商业开发单位协同合作  ,才能最终形成风景道服务体系 。


2.个性化的自驾服务:当前  ,我国的自驾游产品千篇一律  ,配套设施缺乏个性  ,没有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诉求 。 未来  ,政府应关注自驾游体系的特色化  ,结合各旅游地的特色  ,通过地方化标准、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强设施的个性化设计、特色化服务的研发 。


3.移动目的地服务体系:自驾游的发展给旅游业一种新的诠释  ,旅游过程就是目的  ,自驾游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整个过程都视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或旅游产品  ,也就是移动度假目的地 。 如何利用共享经济、互联网技术等提供移动度假目的地的产品和全方位服务  ,蕴含着创新的商机 。 如:房车代驾拼车、公路电影、自驾游服务站、沿途保障服务、自驾车运输、自驾车软件等 。


4.全域化自驾车管理和保障体系:全域旅游和自驾游会对区域内几乎所有空间提出保障服务要求  ,因此政府必须打破传统部门的管理框架  ,整合形成统一的自驾游车辆管理、信息集散、交通导引、安全监管、救援保障、和记娱乐app卫生、文明管理、投诉处理机构和机制  ,自驾游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汽车行业、交通管理部门、旅游部门、企业的服务供应商共同应对 。

小说作者: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