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泥泽中的民营旅游上市企业如何自救—以三特索道为例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1-16
  • 点击次数:1097

三特索道与成百上千私营旅行品牌是一样的  ,就如同第一艘小船在暗波奔涌的大海上夜晚兼程  ,当风浪天降  ,某一场调整都一场互救   ,而掌握了这艘小船放向的舵手正自己的 。





一、三特索道企业概况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  ,是武汉市第一家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 2007年8月17日  ,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是湖北唯一一家上市的旅游企业 。

二、业务概况

主营业务是以风景区客运索道运输服务为主、旅游景区经营、景观房地产开发及景区酒店业务为辅 。 目前  ,三特公司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子公司有30家  ,经营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索道和景区两部分 。

索道(滑道)有:陕西华山索道、海南猴岛跨海索道、庐山三叠泉有轨缆车、珠海石景山索道(滑道)、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青山索道、广州白云山滑道(极限运动中心)、贵州梵净山索道 。



景区有:海南陵水猴岛公园、海南定安塔岭飞禽世界等、贵州梵净山景区、陕西华山宾馆、福建武夷山武夷源生态旅游区、湖北神农架木鱼镇民俗风情商业街、湖北咸丰坪坝营生态旅游区、海南猴岛浪漫天缘海上旅游项目等 。



公司所处行业为旅游服务业  ,收入来源主要是索道票收入和景区门票收入等 。 索道票及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85%左右 。


三、企业经营现状



一波三折的经济曲线:从2010年至2015年的经营状况来看  ,三特索道经营中出现了几个大动作  ,导致在经营状况中出现了几个大的“折线” 。 收入来源主要是索道票收入和景区门票收入等  ,其中以华山索道收入为主 。 2013年4月  ,华山景区第二条索道开始试营业 。 这给华山索道公司的经营和记娱乐app带来重大变化 。 经营和记娱乐app变化有利的是形成了旅游环路  ,增大了景区游客容量;不利的是分流了华山索道的游客量 。

2012年开始已出现负增长趋势:在2012年营业收入下降1.49%  ,但在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增长  ,分别为增长16.17%和37.5% 。 首先收入下滑原因是报告期主要九家经营子公司接待的游客量比上年平均下降7.80% 。 另外  ,神农架物业公司旅游地产收入比上年度下降86.4% 。 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转让塔岭旅业公司55%的股权  ,取得投资收益6,649.70万元所致 。

2013年加速利润负增长:2013年三特索道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华山索道受景区二索分流的影响  ,收入下降;二是公司享有华山索道公司的利润分配比例自2013年起从95%回到75%; 三是崇阳隽水河公司2012年9月开业  , 仍在市场培育期  ,2013年度亏损增大;四是千岛湖索道公司2013年因主要营运索道升级改造  ,从盈利变为亏损 。

2014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19%: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去年转让汉金堂公司52%股权实现投资收益6,648.90万元;2013年投入运营的华山二索分流作用持续扩大  ,对华山索道公司经营业绩有较大影响;坪坝营公司、崇阳隽水河公司、武夷山公司等尚在建设期或市场培育期的子公司持续亏损;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进度较计划滞后 。

四、三特索道的每一段发展都是一次自救

三特公司的发展  ,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追求多元化发展

1989年成立到1995年  ,那时三特追求多元化发展  ,当时的情况是“不要问三特做什么  ,只问三特不做什么” 。 秉承“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念  ,三特在创业之初  ,选择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先后进入计算机、信息资讯、房地产、旅游等十多个行业  ,在摸索中慢慢前行……1994年  ,三特开发的第一条索道——东湖磨山索道建成  ,人称“楚天第一索” 。

第二阶段: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面对多元化发展的挫折  ,三特经过深刻反省  ,果断调整产业发展思路  ,于1995年3月15日通过实施“二次创业”的决议  ,坚定了走专业化发展的思路  ,并最终选择了通讯、房地产和索道三个行业  ,其余的全部剥离了 。 明确了以发展旅游客运观光索道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战略 。

第三阶段:稳扎稳打阶段

2007年三特上市至今  ,是三特旅游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 三特上市后  ,把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了景区配套项目的建设  ,由此推动了三特公司由索道营运延伸到景区资源整体开发转型的步伐 。 而此时  ,中国旅游市场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休闲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 而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是看资源的价值  ,看未来的发展空间 。 旅游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  ,三特开始在全国各地抢占资源  ,扩充发展版图 。

五大“选择”令企业由“破”到硬

三特2007年上市时  ,在上海、北京搞路演  ,有分析师说:“什么破企业啊?几条破索道还想上市”?不过  ,6年前  ,三特确实是个“破”企业 。 在资本市场看来  ,三特就几条索道  ,一年收入不到一个亿  ,利润1500万元 。 但是  ,三特走出来了 。 经过6年调整和探索  ,三特从单一的索道走向综合旅游开发 。

1.选择资源型景区或大型主题景区合作

1999年7月  ,由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陵水县林业局、陵水县旅游局三方共同组建了股份制形式的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 。 当年10月  ,猴岛主题公园开始开发建设 。

2.渐进型思路

所谓渐进型就是稳扎稳打 。 当初三特没有雄厚的资本作后盾  ,所以只能靠自身利润一步一步往前走 。

3.选择价值洼地

三特投资建设的几个景区  ,前些年很偏僻  ,不值什么钱  ,但随着交通和各方面条件的改变  ,三特投资开发后  ,现在都价值几个亿了 。

4.选择最适合三特发展的道路

三特的优势是三特索道  ,是山水之间的资源  ,三特不跟风  ,不盲目选择不了解的资源类型 。

5.产业定型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 三特确立了“田野牧歌”这个品牌  ,并以此统领所有新开发的旅游景区 。

五、三特模式的悲与喜

三特是一个连锁性的索道经营企业  ,它的经营实质是三特公司自己掏钱投资、买入索道  ,然后将这些索道安装在需要索道的旅游景点上  ,由于中国的旅游业正在兴起  ,而且中国的名山大川都是著名景点  ,所以三特索道的需求和市场空间是有保障的 。 然而  ,三特索道经营模式中致命的一点是  ,索道投放到旅游景点的经营期限都不是长期的  ,都是和旅游景点签订一个五到十年的合同  ,合同期到了之后  ,三特索道是继续经营  ,还是拆掉  ,如果继续经营交给景点的费用是否增加都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  ,表面上三特索道占据了某个景点的垄断经营  ,但是这种垄断不是长期的  ,是有时效的  ,经营若干年后能不能继续经营  ,完全不由公司决定  ,而是由景点的主观意志决定 。 这就导致三特长期经营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差  ,以及可预期性差  ,从而没有办法获利高估值 。

因此  ,三特将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观光景区的做法  ,而是把原有的旅游景区资源作为三特旅游综合体的一个卖点 。 三特认为  ,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今后中国最缺什么?最缺的是原生态的生活  ,是新鲜的空气和水  ,没有污染的原生态食品 。 相信今后中国人会回归大自然  ,所以三特的景区要做“田野牧歌”式的主题景区  ,做回归大自然式的景区 。 届时  ,游客到了三特景区  ,休闲度假是主题  ,爬山观景只是辅助项目 。 目前  ,安吉大竹海三特营地项目是公司“田野牧歌休闲度假营地”发展战略系统化运作的启动项目  ,项目规划控制范围850亩  ,其中  ,建设用地230亩  ,农田、水系、林地等非建设用地620亩  ,总建筑面积136,000㎡ 。 围绕“田野牧歌休闲度假营地”标准化模块产品  ,项目规划产品具体为有乡村民宿、度假屋、创意工坊和配套商业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