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新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2-31
  • 点击次数:993


前段时间  ,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 大家可以去关注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是对“全域”两个字的理解  ,“全”不是指全部  ,“域”不只是空间  ,“全域”不是“全能”  ,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  ,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  ,而是一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旅游问题的时候  ,应该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  ,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 。 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到和记娱乐app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  ,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  ,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 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  ,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  ,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  ,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 。 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  ,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 。 一方面  ,旅游领域的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突出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另一方面  ,则需要及时调整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规格  ,以强化对公共资源的调控能力  ,通过资源协调、服务对接等具体措施来保证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

第二是体验化 。 从这个角度来说  ,人们所瞄准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样  ,产品会越来越多元  ,所以说全域旅游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

第三是大战略 。 现在国家对旅游业的期待越来越高  ,期望旅游业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 。 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突显旅游产业的中心地位  ,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  ,以开发共享的姿态  ,去推动群落化的发展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我的理解是  ,全域旅游本身在共享经济社会中  ,是一种新的模式  ,希望借此推动财富增长机制的变革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幸福增长机制的建立  ,当然它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更合理的价格、更适宜的产品 。

全域旅游是一个是有板块有廊道的网状格局  ,是一个旅游场  ,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生态圈  ,放大目的地原有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形成旅游目的地新的竞争力 。 未来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不再简单围绕着价值链展开  ,而是在整个产业群落的网状互动中提质增效 。

总结来说  ,全域旅游有四个方面:一个是生态圈的问题  ,强调共性  ,强调是伙伴关系而不是配置关系;第二是产权树  ,强调的是共享性  ,不求所有  ,而是共有;第三是动态性  ,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推动创新;第四是关系图  ,是网状的关系  ,是“旅游+”不是“旅游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