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 :十四五社会价值变化与乡村居住旅游:政策供给与产品开发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3-16
  • 点击次数:1300

借此机会零程职业学员、地面风景画文旅项目商职业学员的老太伴们用户 好!现在我凑合《十三四六社交颜值变与乡野市场日常定居市场:新规市场均衡与车辆的建设》和用户 通过安利 。 在接来下40钟头的时光里  ,我将围绕着 十三四六期内自己社交颜值的变、应响包括一个非常规类型、的市场车辆的即乡野市场日常定居市场车辆的的未来发展和它流程要的新规大力支持两方面进行 。

十六七

中国社会意义发生改变分析一下

首先和记娱乐app来看看  ,十四五期间或者新冠疫情后  ,中国的社会价值会有哪些变化?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跟社会价值紧密相关的  ,社会价值的变化会影响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 。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抗疫后  ,大家在吸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的同时  ,全社会的价值观也有了以下变化:一是更加重视人本价值 。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  ,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  ,是最重要的!在抗疫期间  ,生命是最重要的  ,疫情以后  ,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 。
二是重视、尊重个人价值同时发挥群体价值 。 大家都知道  ,在东方社会  ,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  ,都有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即集体意识强烈  ,个人价值不大被认同 。 但是通过此次疫情  ,和记娱乐app会发现  ,一方面群体价值继续发挥  ,如众志成城  ,“一心”抗疫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等 。 与此同时  ,公众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 比如甘肃医疗队  ,年轻的小护士通通剃发以后  ,各种媒体就发文说不要强迫人家剪剃光头  ,适当剪短一点就好  ,又如公众要求“不要让夏思思的丈夫上前线了!”等等  ,这些都是尊重个人价值的表现 。
三是中国传统价值得到了非常好的弘扬 。 和记娱乐app的中医  ,在对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集体主义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结构里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都是对传统价值的弘扬 。
四是利他主义价值提升 。 这次和记娱乐app很多“00”后的医护人员冲在了第一线  ,还有来自各个领域的很多志愿者  ,如和记娱乐app风景华中院的商务经理殷嵩与妻子一起到武汉医疗方舱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  ,这都是利他主义价值的表现 。
五是对生态价值认知提升 。 很显然  ,不管病毒的来源是什么  ,总的来说激发起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受到尊重  ,在价值上得到提升 。 过去工业化带来的快速城市化  ,对自然和记娱乐app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现在不管是哪个部门的人  ,都会认为生态价值、尊重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
上述五个方面的价值变化  ,对整个社会、对未来的经济、产业、政府治理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伴随这些影响  ,也会使文旅行业未来很多旅游产品的开发有所变化 。 影响之一是疗愈消费意愿提升 。 也就是大家更愿意把钱花在提升生活质量或者户外的游憩、休闲、娱乐、田园生活这类产品或者体验上 。 疗愈消费意愿的提升意味着这方面产品的供给者有更多的市场机会 。 影响之二是由于社会价值的变化  ,会促进一批 “后新冠产品” 的行业机会  ,如居住旅游、康养旅游、补偿型度假产品、文化艺术旅游、国际文化交流产品将迎来重大发展机会 。
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大背景  ,是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后城市化时代、休闲社会 。 同时  ,人工智能对休闲社会的到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  ,人们的闲暇时间会增加 。 另外  ,由于寿命的延长  ,退休以后闲暇年限随之延长 。 政府也逐渐认识到  ,创造就业的成本高于提供休闲度假的成本 。
基于上述新冠疫后  ,十四五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进入后城市化、过剩经济时代  ,和记娱乐app一系列制度、管理  ,经济结构调整  ,都会产生新的变化 。 这个变化会对长久以来大家普遍认为的“正确”观点  ,即中国人多地少  ,带来冲击 。

全国“人满为患地少”?

产能过剩社会各界经济当代的质量过日子与县域社会各界互换

改革开放40多年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一个变化是后城市化悄然而至 。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超过60%  ,城镇人口超过8个亿  ,经济发展由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 。 但由于很多制度形成于短缺经济时期  ,在进入过剩经济后就必然引发一系列治理方面的冲突、变化 。 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制度等很多过去制定的政策、法规  ,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可是  ,要改变这些法规却是相当困难  ,一方面很多人在观念上没有转变过来  ,另一方面原有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已有的部门利益 。 总的来说  ,这些旧有政策法规的制定  ,大多都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判断  ,但是中国真的是“人多地少”吗?
首先  ,中国人不多 。 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出现断崖式下降的趋势 。 前不久我一度变成网红  ,因为我开了个玩笑说“生5个孩子的家庭  ,北大可以给一个免考入学的机会  ,因为他们给国家做贡献了” 。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中国的人口并不多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数据  ,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5亿的峰值 。 到达峰值后  ,人口会呈现出断崖式下降 。 而原来和记娱乐app的人口学家预测中国人口会到达18亿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有18亿亩耕地的原因 。 除了自然出生率越来越低以外  ,还有一个社会现象是中国“懒恋、懒婚、懒育”的人群规模不断扩大 。
人们为什么不愿婚育?因为城市化水平越高、社会分工越细、经济复杂性越大  ,信息获取越多、处理及决策越复杂  ,人们的决策压力大导致恋爱需求降低、性欲下降、生育率随之下降  ,生活质量提高引起人均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 。 另外  ,在人口流向方面  ,中国城市化人口地理迁移特征是向东部沿海地区  ,如浙江、广东、江苏等地迁移  ,相应很多地方的人口是净流出的  ,这些人口净流出地会面临更和记娱乐app人口下降压力 。 未来和记娱乐app还有10%左右的人口会从乡村流入城市  ,也就是说中国未来总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人会集中到东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 。 所以  ,中国人多不是真实的情况  ,人少才是和记娱乐app要面对的巨大压力 。
其次  ,中国地不少  ,特别是耕地 。 中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 但这两个国家都受限于极端气候  ,大面积土地无法耕种  ,而中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处于暖温带、亚热带 。 同时  ,中国的无霜期220天(俄罗斯180天  ,加拿大140天)  ,有效积温8000摄氏度(俄罗斯3200摄氏度  ,加拿大2500摄氏度) 。 所以  ,和记娱乐app到处都是可耕地  ,种的庄稼相对更易生长  ,粮食产量相应更高 。 所以说  ,中国地不少且粮食产量高 。
那么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耕地?耕地一定要种粮食吗?能不能养羊或者种植其他作物?中国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是基于原来的假设  ,即中国18亿人口  ,但是现在国务院人口规划里面明确了2030年中国人口峰值到达14.5亿  ,之后开始下降 。 人口下降了  ,相应的粮食消耗量也会下降 。 中国现在的粮食生产现状是连年“四高”  ,即高产量、高仓储、高价格、高进口  ,食用粮食过剩  ,畜用饲料不足(高进口的原因) 。 而且随着国民食物结构的明显改变  ,一方面城镇、乡村居民粮食消费连续下降  ,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乳制品、肉制品消费量逐年上升 。 国民食物结构的变化  ,引发对耕地的需求减少  ,对草地、牧地等需求增加  ,这与现在土地用途管制上的冲突愈发明显 。
同时  ,中国中产阶级也逐渐崛起了 。 根据多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预测  ,中国的中产阶级即中等收入人口规模将达到4亿-6亿人 。 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  ,对很多消费产品的需求也发生变化 。 比如过去的人喜欢在城里买房子、炒房子  ,现在这批中产阶级  ,更喜欢去乡村“找感觉”  ,所以  ,和记娱乐app的政策观念不能还停留在20年前 。 现在  ,中国人口识字率从20%提升到96%  ,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规模高达834万人  ,高教育群体规模不断扩大  ,不断向一二线城市集中  ,未来大城市群会聚集高水平教育休闲游客近3.9亿人  ,这是环城居住旅游高频消费的一个巨大潜在市场 。
因此  ,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经济发展结构、人口及食物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都在向和记娱乐app揭示  ,现在的土地利用政策要进行调整了  ,如果不调整  ,就没有认真的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来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 。

村屯住地旅游度假

新政市场均衡与食品开发管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  ,中国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  ,生活质量提高了  ,相应的对“居住旅游”的需求也增加了 。 5亿中产阶级人口在消费上会出现一个变化  ,即逆城市化与旅居迁移( Amenity migration )  ,就是基于自然和或文化吸引物驱动或关联作用而产生的人口移动  ,引起乡村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和治理方式的重要变化  ,并进一步引起乡村社区的结构和社会经济动力机制发生变化的一种人口迁移活动 。 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进城以后  ,他们还会发生一种迁移  ,就是到城市周边的乡村买第二住宅  ,或者到三亚、厦门等有度假条件的地方  ,进行旅居迁移  ,这种迁移是全球现象 。 但是  ,目前旅居迁移所涉及的政策制度供给是不充分的 。 旅居迁移相对应的旅游产品形式  ,即居住旅游 。
居住旅游是以休闲、游憩、康体等为目的的一种生活方式  ,与传统大家熟知的度假旅游相比有七点不同 。 一是居住旅游比度假旅游在目的地停留更长时间;二是居住旅游者具有更高异地支付能力;三是居住旅游依赖良好自然和记娱乐app或气候条件;四是居住旅游目的地季节性更强;五是居住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备食宿自供性;六是居住旅游目的地人口具有更强的社区感  ,地方依恋、地方表征强烈;七是居住旅游者目的地重游率高于度假旅游者 。 居住旅游的其中一个载体就是城市郊区第二住宅 (Second Home)  ,第二住宅并非现代独有的住宅形态  ,古今中外社会高度繁荣时均出现“别业”、“别墅”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园厅别墅 。
同时  ,第二住宅也不是第二套住房  ,是相对于常住住宅(第一住宅)而言  ,位于环城游憩带或旅游风景区  ,用于游憩休闲目的的“非常住”住宅 。 过去住建部要求不得建设独栋住宅、分离式住宅的规定  ,现在看来不合时宜  ,应该尽快修改 。
根据环城游憩带研究  ,未来居住旅游主要的发展地带就是集中在环城市游憩带 。 但是在居住旅游的政策供给方面  ,新版《土地管理法》虽然有进步  ,比如破除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  ,但是现在各省市、地方还是响应太慢、动作太小 。 而且其中还是有一些法条有待突破和调整  ,比如要求区域无差异严格保护耕地、农地农业用等  ,这些都与党中央提出来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 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就要实现城乡交换 。 因为所谓乡村振兴  ,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已经进城了  ,乡村基本没有人了 。 留下的乡村  ,真的想要振兴  ,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 所以《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  ,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是不符合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区域不平衡规律的 。
东部沿海地区可耕地一定要保持80%以上吗?保持70%、60% 不可以吗?每个省都保持80%  ,这样一刀切非常不科学 。 同时  ,强调农地农用也是不对的 。 党中央每年1号文件  ,都要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所以农地当然也要一二三产融合使用  ,要提高居住质量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  ,这是一个必然选择 。 现在全国建设用地面积28.5万平方公里  ,其中农村宅基地是11.2万平方公里  ,里面60-70%的村子已经空掉了  ,放在那里闲置不用  ,是非常大的浪费 。 如果把农村的闲置宅基地20%拿出来  ,进入市场的话  ,可以供2000万城市中产家庭使用  ,会释放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 最近还有一个好消息  ,国务院把非永久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 “下放”给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这是非常利好的政策  ,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居住旅游开了绿灯 。 接下来就是在农民宅基地入市细则上进行落实  ,激活闲置的农房和宅基地  ,是实现农民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双优选择 。
当然  ,这里我也要提醒乡村居住旅游不是房地产的狂欢  ,而是对乡村旅游的挑战 。 乡村居住旅游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后乡土的生活方式  ,什么叫乡土?乡土就是农业社会  ,但是后乡土是工业化以后的田园生活方式 。 和记娱乐app说后乡土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融入于乡村之美的诗意栖居生活  ,一种创意与设计再造的时尚乡土生活  ,一种与乡村共进共享的温情在地生活  ,倡导有社会责任感的生活态度  ,帮助乡民  ,改造乡村  ,推动在地文化、在地生态与在地产业的复兴  ,并通过“乡村共同体”的组建  ,逐步建立起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这几年  ,和记娱乐app乡居公司就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实践  ,如江苏盐城“鹤影里”、湖北利川“龙船调”、北京密云“张泉”等  ,都是为了建立一套乡村居住旅游的后乡土生活方式  ,在恋地主义原真性方面  ,让当地的市民或者城市市民能够感受到的一个美好、诗意的田园生活 。 乡村居住旅游发展以后  ,还会有一个新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就是乡村社区的重构  ,即乡村绅士化  ,里面包含了原住村民、返乡农民、旅居迁移、观光市民、域外访客  ,所以乡村将由这五种人群构成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内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