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论坛以“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主线展开研讨 ,包含5场主旨报告和1场圆桌论坛对话 。
北京大学城市与和记娱乐app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必虎教授受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报告 。
吴必虎教授发表了题为《地方书写与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主旨报告 ,从古今中外旅行家在桂林的游历记录 ,谈到桂林地方书写形成的文化沉积对地方塑造的意义 ,以及地方性与目的地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强调“越是本土的 ,越是世界的” 。
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应深挖其地方性 ,形成旅游体验的文化基础 ,并转化为当代旅游产品 。
吴教授提到 ,历史上桂林的地方书写的记录非常丰富 ,游历图书馆馆藏了1949年前岭南地区很多古籍珍本 ,在桂林留下诗篇文章的文人骚客有汉代司马迁、蔡邕 ,南朝谢灵运 ,唐朝张九龄、李白、柳宗元、吕温 ,宋朝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朱熹 ,元朝马致远、郝经 ,明朝徐霞客、王夫之、解缙 ,清代袁枚、杨翰等 ,特别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 ,曾在此流连40多个日日夜夜 ,所著游记更在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中占有大量篇幅 。
吴教授认为 ,徐霞客对于桂林是一个大的文化IP 。